1 回答

鳳凰求蠱
TA貢獻1825條經驗 獲得超4個贊
hbase,mongodb,redis都屬于nosql型存儲方案。在實際的項目實踐上看,他們的系統(tǒng)存儲及處理的數量由大到小。
HBase基于列存儲,提供<key, family:qualifier, timestamp>三項坐標方式定位數據,由于其qualifier的動態(tài)可擴展型(無需schema設計,可存儲任意多的qualifier),特別適合存儲稀疏表結構的數據(比如互聯(lián)網網頁類)。HBase不支持二級索引,讀取數據方面只支持通過key或者key范圍讀取,或者全表掃描。
MongoDb在類SQL語句操作方面目前比HBase具備更多一些優(yōu)勢,有二級索引,支持相比于HBase更復雜的集合查找等。BSON的數據結構使得處理文檔型數據更為直接。MongoDb也支持mapreduce,但由于HBase跟Hadoop的結合更為緊密,Mongo在數據分片等mapreduce必須的屬性上不如HBase這么直接,需要額外處理。
HBase與Mongodb的讀寫性能正好相反,HBase寫優(yōu)于隨機讀,MongoDB似乎寫性能不如讀性能。
Redis為內存型KV系統(tǒng),處理的數據量要小于HBase與MongoDB
- 1 回答
- 0 關注
- 1180 瀏覽
添加回答
舉報
0/150
提交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