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采納回答 / t噯yi
打開配置文件所在的目錄:cd /etc/sysconfig編輯配置文件:vi i18n用#號把配置文件中的第一行(LANG="en_US.UTF-8")注釋掉。其實在這行直接改也是可以的,不過保險點的做法還是先注釋掉,等確認更改沒問題以后再刪除。在第一行下面添加新的一行,輸入LANG="zh_CN.UTF-8",然后保存文件、重啟系統(tǒng)即可。要注意的一點是,如果當(dāng)前登錄的不是擁有最高權(quán)限的管理員,可能會在保存配置文件時提示權(quán)限不夠、不能進行寫操作。此時應(yīng)切換為root用戶,更改配置文件后再重啟。獲取root...
2015-12-25
已采納回答 / 慕尼黑6118958
好像沒有用過直接命令,下面操作供參考:1、history -a 將現(xiàn)有的history中新增條目存入history文件,沒有指定的話默認是?~/.bash_history2、vi ~/.bash_history 刪除不想要的,保存3、history -r? 將.bash_history中的條目讀到當(dāng)前shell這個方法有個問題,多個模擬或虛擬終端時,history文件中原本存放的不一定全是你這個終端的操作。
2015-12-23
已采納回答 / TimZhaoTP
你用CMCC的話應(yīng)該沒法用橋接的,運營商那邊會有限制,只允許分配給你的IP上網(wǎng)。應(yīng)該使用NAT方式,出去的數(shù)據(jù)包都用無線網(wǎng)卡的IP地址。
2015-12-20
已采納回答 / tanhouyusheng
vi?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然后按 i 把no改成yes 按Esc 按:wq 就好了
2015-12-17
已采納回答 / oh_my_emacs
ls是命令,也是文件,為什么?首先贊同樓上的說法,linux中一切皆文件,而命令只是帶有可執(zhí)行權(quán)限的文件;其次,我們所執(zhí)行的命令,可以輸入文件全路徑來執(zhí)行,也可以只輸入簡單的ls這種來執(zhí)行,是因為有PATH變量的存在。
2015-12-12